2024年6月19日,证监会发布《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八条措施》),进一步深化改革,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,发挥资本市场功能,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。
《八条措施》的第一条涉及到未盈利企业上市的条件:强化科创板“硬科技”定位。严把入口关,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“硬科技”企业在科创板上市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。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。
2025年5月22日,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、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答记者问时表示,证监会在精准支持“硬科技”企业上市方面,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,更加精准识别、筛选优质的科技企业,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“绿色通道”政策。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,用好用足现有制度,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,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。
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3家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,相继获得受理。2025 年6月17日,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获得受理。该公司是“科创板八条”发布以来,科创板受理的第4家未盈利企业。2025年7月18日,未盈利企业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过会。
2025年7月13日,上交所正式发布了《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——科创成长层》(以下简称《科创成长层指引》)等配套业务规则,从业务规则的角度对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的基本要求加以细化。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,规则发布实施后,上交所将重点抓好4个方面工作。
一是坚守科创成长层定位,此次改革没有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槛,存量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,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。
二是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“新老划断”。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,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。同时提高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,推动新上市公司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。科创成长层企业按照规定发布符合调出条件的公告后,上交所原则上在2个交易日内将企业调出。上交所将加大调出前后的监管力度,强化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和异常交易监管联动,严厉打击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三是强化风险导向信息披露。《科创成长层指引》已经就科创成长层企业在年度报告、临时公告中充分披露未盈利风险、技术研发风险等作了具体规定,并要求持续督导机构切实履行职责。上交所将严格执行规则规定,督促科创成长层企业、持续督导机构诚实守信,围绕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需,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。
四是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。此次改革没有对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新增投资交易门槛,仍为具备“50万元资产+2年经验”的资金门槛和投资经验即可。
同时,上交所正式发布《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——预先审阅》(下称《预先审阅指引》),新增《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——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》(下称《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》),发布《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——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》和《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——特殊标识》等2项业务指南。
其中,《预先审阅指引》规定,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,因过早披露业务技术信息、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,确有必要的可以向上交所申请预先审阅其发行上市申请。
预先审阅是上交所在发行人正式申报IPO前,对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按照审核要求进行把关的一种服务,不是企业申请发行上市的必经程序。拟上市企业申请预先审阅,应当结合现有信息披露豁免制度,充分说明申请预先审阅的必要性,并参照正式申报IPO的要求准备申请文件。上交所通过预先审阅,督促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提高IPO申报文件质量,促进审核效率提升。但预先审阅情况不代表正式申报后本所的审核意见,也不构成本所对发行人是否符合板块定位、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预先确认。
另外新增了《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》,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,对科技创新领域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,对投资入股科创企业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识别筛选机制。借鉴成熟市场经验,在科创板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,发挥资深专业投资者等市场主体的识别作用,更好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。为稳妥起步,先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申报企业开展试点,鼓励发行人自主认定并充分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。
关于作为审核参考因素。一是明确上交所将发行人披露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相关事项,作为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市场认可度和成长性要求的审核参考因素,但不表明其符合科创属性要求或发行上市条件;二是规定发行人未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,不影响其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。
随着增量政策的逐步落实,市场预期正在不断向好,市场更加稳定。虽然外部环境依然有不确定因素,但未来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。在这样的转型与改革阶段,机会与挑战并存,这是属于每一位创业者和投资者的时代。
One-stop full-range services, guaranteed with best matched expertise.